三缄其口

更新时间:2024-08-29 19:05

三缄其口(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三缄其口”。

成语典故

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室考察礼仪制度。有一次,孔子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阳去拜访,他参观了许多地方之后,又来到了周王祭祀先祖的太庙前。

孔子见庙堂极其庄严肃穆,于是毕恭毕敬地走了进去。很快,孔子就被太庙大厅右边阶梯前的一尊金属铸造的人像吸引住了。孔子上前仔细观摩了一番,发现那个金铸人像的嘴巴上贴着三张封条,人像背面还刻有“古之慎言人也”几个字。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

看过人像后,孔子便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句话。俗话说:‘做人要处处小心谨慎,要有身临深渊边缘,脚踩薄冰之感。’能做到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不会因为话多而招致灾祸。”后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要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成语寓意

“三缄其口”是想说而不能说,想说而不敢说,“缄”就是封口的意思,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是完全为外在压力所迫。所以,“三缄其口”反映的不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人的语言控制能力。日常生活中,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但是如果说错一句,就会立刻招致他人的非议;即使十次计谋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只要失败一次,接二连三的苛责就纷纷到来。所以人们应该谨言慎行,宁可沉默寡言,也不要浮躁多言,宁可笨拙愚钝,也不要故作聪明,无论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之前皆应该谨慎三思。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三缄其口”指在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运用示例

宋·尤袤《全唐诗话·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清·李渔《与梁石渠》:“足下能三缄其口,不为一作不平鸣乎?”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

成语辨析

三缄其口—噤若寒蝉

“三缄其口”与“噤若寒蝉”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说话的意思。区别在于“三缄其口”强调的是说话谨慎小心,“噤若寒蝉”侧重的则是因有所顾虑而害怕得不敢说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