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更新时间:2021-11-25 20:35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为了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于2018年5月16日发布的大型真菌保护名录。

编制背景

中国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子座、菌核或菌体的一类真菌,包括大型子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等类群。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在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同时许多食药用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型真菌多样性丰富,已知种类约10000种,其中食药用菌约1700多种,常见的食用菌有松口蘑(Tricoloma matsutake,俗称“松茸”)、块菌(Tuber spp.,俗称“松露”)、羊肚菌(Morchella spp.)、牛肝菌(Boletus spp.)和鸡油菌(Cantharellus spp.)等,药用菌有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灵芝(Ganoderma spp.)和茯苓(Wolfiporia cocos)等。

中国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境丧失与破碎化等因素,不仅导致部分动、植物多样性降低,也同样威胁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如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药用菌冬虫夏草,因过度采挖,其种群密度已大幅减少,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分布区不断萎缩,许多产地已很难发现冬虫夏草的踪迹。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建立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由于缺乏对中国大型真菌资源现状和物种受威胁状况的全面了解,保护工作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因此,全面评估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制定红色名录,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对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00年以来,中国专家学者对部分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开展了评估工作,如采用IUCN红色名录的等级标准对44种地衣和137种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然而,已开展的这些评估工作所涉及的物种数量少,而且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大多比较狭窄,难以反映中国大型真菌的整体生存状况。为全面评估中国大型真菌受威胁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于2016年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工作。

编制过程

评估工作

评估过程:该次评估以收集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型子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的自身特点以及中国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经过反复深入探讨研究,制定了与之相应的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的评估程序,即通过大规模的快速初步筛选归类,针对需要特别关注的物种进行全面分析评估。评估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初评、函评、会评、复审、形成评估说明书等步骤。全国从事大型真菌相关研究的14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评估。

评估分工:该次评估设立项目组、咨询专家组和评估专家组。项目组承担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并形成评估报告。咨询专家组对整个评估过程进行指导,对评估对象、评估方法、标准使用、数据来源等重要问题进行界定。评估专家组对评估名单进行审核、提出评估意见、讨论审定有关物种的受威胁等级。项目组分地衣型真菌、大型子囊菌和大型担子菌三个课题组,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魏江春院士、庄文颖院士和姚一建研究员主持。咨询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9位权威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广东微生物所等单位共130多位专家组成。

数据收集

该次评估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的《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是评估的重要基础数据库,原有12.5万条记录,此次评估增补了139本书籍及大量文献资料信息,记录增至22.9万条。此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提供其研究类群的最新信息,包括物种的分类信息、种群数量和变化趋势、野外生境状况、受威胁因素、利用状况和保护现状等。文献资料及评估专家提供的信息收集截止于2016年底。

评审工作

初评:初步评估主要采用了“初步筛选归类”和“逐一分析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主要根据中国大型真菌的研究现状和地理分布情况对大量的物种进行大规模快速筛选归类,而后者则基于初筛的结果,对需要全面分析的大型真菌进行逐一评估。初步筛选归类,主要是根据大型真菌在中国的分布记录,以单一分布(县级行政区域)、分散分布、集中分布三种类型结合中国特有种和世界广布种(或区域分布种)的划分对物种进行初步评估。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初评等级》,提供给评估专家组进行通讯评审。

专家评审:按照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方法,每个物种的评估结果需由参加初评以外的人员进行复查和审核。项目组邀请了咨询专家组和评估专家组的专家对初评结果进行评审,完善评估依据,补充评估信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专家评审过程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初评过程中被评为受威胁等级和近危的物种以及可能遗漏的受威胁物种。评审包括专家组通讯评审、专家咨询会议审议和专家通讯复审等程序。

最终编制

在专家会审和专家通讯复审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格式,整理每个物种的信息,编制形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并就受威胁物种作出评估说明。受威胁物种评估说明的内容包括物种学名、中文名、科名、中文科名、评估结果(受威胁等级及标准)、受威胁因素、参考文献、图片、评估人、复核人等信息。

保护级别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等级标准以《中国菌物名录数据库》和搜集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大规模的快速筛选,初步归类,针对需要特别关注的物种,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进行全面评估。该次评估根据大型真菌与动植物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对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做了适当调整,即依据可见的分布地点和子实体数量来估计、推测或判断种群的波动以及种群成熟个体数量的变化;以一定的时间段代替世代时长来计算种群的变化情况;将“疑似灭绝”作为一个独立的评估等级。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保护等级主要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等级:灭绝(Extinct,EX)、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EW)、极危(CriticallyEndangered,CR)、濒危(Endangered,EN)、易危(Vulnerable,VU)、近危(Near Threatened,NT)、无危(Least Concern,LC)、数据不足(Data Deficient,DD)、未予评估(Not Evaluated,NE)。

针对大型真菌的特点,《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将《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使用指南12版》中“极危”等级受威胁状态标识的“疑似灭绝”(Possibly Extinct, PE)作为单独的红色名录评估等级,用于表明已知大型真菌物种长期未被发现,但又不能确凿证明其已经灭绝或野外灭绝的状况。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使用指南12版》关于疑似灭绝的说明,这个评估等级仍然属于受威胁的范畴。

评估标准

主要成果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是中国首次采用IUCN标准对大型真菌的受威胁状况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该次评估汇集了全国20余家单位的140多位专家,覆盖了中国已知的9302种大型真菌,包括大型子囊菌870种、大型担子菌6268种、地衣型真菌2164种,是世界上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涉及物种数量最大、类群范围最宽、覆盖地域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评估(截止2018年)。主要成果如下:

意义价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评估涉及的类群、物种数量、地理范围和参与的研究人员数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将产生深远影响。评估结果将为中国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大型真菌保护政策和规划,以及大型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评价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编制,对于充实完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评)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发布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大型真菌的保护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规范,是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具体行动,必将对我国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与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