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更新时间:2024-07-06 08:1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的国立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2006年5月,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备忘录;7月,研究所启动筹建;9月,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在济南举行共建研究所协议签字仪式。

2007年5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园区建设开工奠基仪式在青岛市举行。

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崂山园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9年11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并正式成立。

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二期与青岛市共建正式签约。

2017年10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2019年6月17日,由山东省、中国科学院、青岛市三方签署协议,以青岛能源所为依托单位,在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基础上,共同筹建山东能源研究院。

2020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举行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12月5日,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组建方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并在12月17日挂牌成立。

2022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形成了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2023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拥有双聘院士及顶尖人才专家1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18人,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34人次,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与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专家2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专家45人,山东省杰青/优青基金获得者18人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刘中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崔光磊、吕雪峰、徐健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逄淑平

科研部门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有中国科学院、山东省等20个省部级平台。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所属科研系统:生物能源研究室、特种功能材料研究室、化石能源研究室、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室、先进储能技术研究室、太阳能研究室、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仿生能源界面技术研究中心

设施资源

据2024年2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图书馆拥有18种英文全文库、7种中文全文库、7种文摘及数值型数据库,以及7种工具及开放获取数据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50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合作方式涵盖合作研发、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成立产业化公司等多种形式,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驻青科研院所前列,先后与山东能源集团、浪潮集团、玲珑轮胎、荣信集团、海卓动力、青岛森麒麟、水发集团、海信、青岛城投等山东省省内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青岛城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海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内蒙古三农振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2269项,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27.23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4029篇。申请专利1828件,其中发明专利1708件,授权专利860件,入选青岛市首批专利质量提高试点单位,2016-2018年度专利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第一名,2018、2019年度授权专利数量位居山东省科研机构第一名。2019年通过《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国家标准审核认证,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山东省和青岛市首家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科研机构。2022年再次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学术期刊

Green Carbon》(绿碳)是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创办、与科爱集团联合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该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类文章、简短通讯、研究热点以及新闻和评论类文章。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个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生物与医药、材料与化工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所拥有51名博士生导师,92名硕士生导师,其中百余人次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或表彰奖励。

研究所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丰厚的日常助学金(硕士年补助不低于5万元、博士年补助不低于7.9万元),还设有海内外院士专家、企业等捐赠的多元化奖学金。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徽外环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字样。环内用太阳、海洋和地球生态环境的结合进行设计,其中融入象征能源的符号。方案采用中国科学院科技蓝为主体色。太阳代表了智慧、能量和可再生能源,海洋传达了海纳百川、汇聚人才、成果的理念,寓意研究所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

精神文化

所训:清源聚能、求是创新、协力攻坚、追求卓越

清源聚能:“清源”,意为源头清洁,也指清洁能源,是立所之源;“聚能”,意为聚焦能源科技创新,也指汇聚天下英才,是兴所之能。

“清源聚能”即青岛能源所源起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千秋伟业,坚守低碳科技创新的初心使命,聚天下英才集智攻关,共创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清”与“青”同音,首句即包含了所名,指明了主责主业,内涵丰富且寓意深远。

求是创新:“求是”既指探索、把握规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创新”意为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求是创新”即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真理之火点燃创新之擎,引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勇攀高峰。

协力攻坚:“协力”意为行动的协同一致,蕴含着全所人员工作的大局观和整体观。“攻坚”意为攻克各种难题和困难,表明全所人员不畏艰难的决心。

“协力攻坚”即全所上下同欲,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领域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追求卓越:“追求”,意为尽力寻找、探索。“卓越”意为高超出众,表明我们要不断追求领域顶尖水平。

“追求卓越”即鼓励全所人员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境界,朝着“四个率先”“两加快一努力”的目标不懈奋斗。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举办以“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