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渗

更新时间:2024-08-14 08:35

入渗是水渗入土壤的物理现象。以单位时间入渗水深(即入渗强度或入渗率),或以历时入渗累积曲线表示。入渗是陆地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地面水入渗后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入渗过程涉及水分的一维、二维、三维运动。一般认为,土壤 水分做一维垂直流动,这里强调的是非饱和地带的土壤水。

入渗过程

水向土中入渗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供水强度和土壤渗吸速度。垂直入渗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中第 I 阶段中供水(降雨或灌溉)强度小于土壤渗吸速度,所供之水能够及时渗入土壤,不产生积水或径流。第Ⅱ阶段中供水强度大于土壤渗吸速度,所供之水不能及时渗入土壤,因而会产生积水或径流。B点是 I、Ⅱ阶段的分界点。B点以前的土壤实际入渗速度等于供水强度,B点之后则小于供水强度。喷灌时的入渗与降雨入渗相似,只是不允许出现第Ⅱ阶段的入渗情况。淹灌时地面有水层,能充分向土壤供水,它相当于积水入渗情况。地下暗管灌溉时水通过管壁孔缝向土壤入渗,入渗速度主要决定于管内压力、管壁孔缝大小及力、土壤水吸力等因素。

入渗过程按水分受力状况也可以表示为3个阶段:①渗润阶段。水分受分子力作用呈土粒吸附的薄膜水,直至土壤含水量大于最大分子持水量为止,此时下渗强度较大;②渗漏阶段。入渗的雨水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做不稳定运动,并逐步充填土壤孔隙,直到全部孔隙被水充满而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③渗透阶段。毛管力消失,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土壤含水量不再增加,入渗水流呈饱和稳定流,入渗强度最小。在天然条件下,入渗过程十分复杂,因上述前两个阶段无明显界限,故陆地水文学中将它们合称为初渗阶段,第三阶段称为稳渗阶段。

入渗率

入渗率是单位土壤面积上流入到土壤内水的体积通量认为土壤入渗能力取决于降雨速率超过入渗速率的条件。当降雨补给速率小于入渗能力时,雨水落到地面就快速入渗,这是受供水限制的入渗过程。当补给速率大于入渗能力时,入渗速率决定了体积水通量的大小,这是受土壤控制的入渗过程。土壤可限制表层和内部的入渗速率。在单独降水事件中,随着降雨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以及土壤表面特性的变化,入渗速率会发生变化,影响入渗的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化学性质和温度、植被覆盖情况和地表坡度等。这些因素影响空气和水分穿过土壤的能力,共同决定了土壤的入渗特性。此外,随着降雨过程发生变化,这些条件也会变化,从而加剧地表入渗的复杂性。

强度测量

入渗强度常以室内土柱入渗模拟、实地人工降雨入渗模拟及入渗仪等方法测定;流域上的入渗量一般是在历年降雨径流实测资料基础上经反复推算和综合分析取得。入渗不仅直接决定地面径流的生成及大小,同时也影响壤中流和地下水的生成与大小。入渗可减少地面径流,削减洪峰,延缓洪水历时,增加壤中流和地下水水量,维持河川径流正常水位和枯水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