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部

更新时间:2024-09-19 08:46

察哈尔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号称蒙古中央万户。在北元时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领主历来都由“黄金家族达延汗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大部分鄂托克)和六子斡齐尔博罗特(克什克腾鄂托克)的子孙承袭。明嘉靖二十六年,察哈尔部达来逊库登汗惧为俺答所并,率领所部十万东迁,移牧于大兴安岭东南半部。不仅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罕有事件;由于移动的结果,在蒙古内部引起了重大变化,并使明廷辽东大为疲蔽,不久便形成清朝兴起的基础。这个事件对整个明清历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史称左翼蒙古南迁

背景介绍

对“察哈尔”一词,一般史学界认为源于波斯语,其意为“家人”、“奴仆”、“卫士”、“宫殿卫队”之意。蒙古军队西征以后把这个名词带回到蒙古高原,融入蒙古语。

据史料和成吉思汗祭词记载,“察哈尔”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成吉思汗建国初期。成吉思汗于1211年对金朝发动战争,其中派往金朝传达檄文的使臣名叫“察哈尔火者”。另外成吉思汗生前把以“察哈尔”命名的自己一部分家人和贴身仆人赐给幼子拖雷之妻。以后,“察哈尔”一词又见于蒙古文史书《黄金史纲》、《黄史》中。在汉文史籍中见于《皇明九边考》、《武备志》、《登坛必究》、《国榷》等史籍中。在这些汉文史籍中“察哈尔”一词有几种不同的译写:察罕儿、擦汗儿、叉罕儿等。在蒙古族历史史诗《江格尔》中,“察哈尔”一词频繁出现,目前的汉文“察哈尔”一词从清代开始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