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更新时间:2023-03-16 19:32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0年。

内容简介

塔利弗在弗洛斯河岸边开了一家磨坊,与儿子汤姆和女儿麦琪相依为命。塔利弗在一场官司中败诉,迁怒于对方的律师威克姆。更使他气愤的是威克姆竟然买下自己拍卖的产业,自己只好受雇为他经营磨坊的生意,一气之下病倒在床。威克姆的儿子菲利普和麦琪从小就是朋友,但汤姆一直反对他们来往。菲利普出国求学多年后回来,麦琪不顾家人的意见和他保持联系,和汤姆产生了隔阂。但麦琪最后在家庭的压力下,还是拒绝了菲利普的求爱。塔利弗和威克姆又发生矛盾,在争执中塔利弗急病发作后死去。父亲去世后,麦琪外出当教师,放假时遇到表妹露西的男友史蒂芬,彼此产生了好感。但麦琪不愿做对不起露西的事,希望自己能从感情的漩涡中挣扎出来。一天,麦琪和史蒂芬到河上泛舟,夜色降临后还没法及时回家,只好在外面过夜。虽然自己十分无辜,但麦琪无论如何无法辩白,只好哑巴吃黄连,有家难回。后来弗洛斯河发了洪水,危急时刻麦琪独自驾船前来,搭救被困在磨坊的哥哥。汤姆深受感动,一切不快烟消云散。但他们终究在劫难逃,小船在激流中覆没,兄妹两人紧紧相拥,直到最后一刻。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麦琪

一个热情、纯洁、富有同情心的女孩,不仅如此,麦琪还被赋予了理解语法和几何学的能力。天资聪颖、桀骜不驯的麦琪却必须遵从种种令人窒息的陈规陋习,并一直为了使自己对知识、爱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能得到家庭的认同而苦苦挣扎。

汤姆

麦琪的哥哥一直被认为是家庭未来的继承者,从小颇受父母重视,可却资质有限,脑子不够灵活,为人也刻板,有时不通人情。在麦琪被斯蒂芬诱骗后返回家中,汤姆不问缘由,就愤然将麦琪赶出家门。汤姆的性格是自以为是,心胸狭窄,外加自我克制,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他人。

斯蒂芬

斯蒂芬的热情洋溢,强壮有力,英俊潇洒对麦琪很有吸引力的。虽然斯蒂芬是麦琪表妹的未婚夫,可是斯蒂芬发现自己被麦琪所吸引后,他把自己的感情清清楚楚地传达给了麦琪。可是麦琪考虑到斯蒂芬是表妹的未婚夫,出于道德原因,麦琪压抑了自己身体的欲望,拒绝了斯蒂芬。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1.渴望受教育的权利。《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女主人公麦琪从小天资聪颖,酷爱读书,是可塑之才。但是就是由于男权社会的观念,不重视女性的存在,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使得麦琪失去了的受教育的机会,她的爸爸为她的才能感到自豪,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学习好没有意义,就让麦琪的哥哥汤姆去读书。

从小说中的这一部分,对男权的主导地位宣示的很强,而相对的女性权利在不断弱化,男性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女性却没有,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无奈与痛恨。通过女性受教育权利被剥夺的现象,读者也可以联想到中国的传统社会,也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部小说抨击了传统的以男性为重的社会,批判了剥夺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可耻行为,充分体现了女性积极反抗、不受世俗偏见所束缚,实现了对女性的尊重。

2.渴望得到爱情的权利。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刻画的女主人公麦琪由于受到家庭观念、思想意识的束缚,不能够得到渴望的爱情,与菲利普的艰难爱情成为整部小说的主导,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是小说的悲剧之一。后来,斯蒂芬又闯入了麦琪的生活,再一次引起了情感的纠葛,迫于压力和家庭的原因,使得麦琪不得不再次放弃爱情。两段爱情都被拒之门外,是何等的悲痛,高度的家庭尊严将麦琪的爱情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家庭尊严之前,女性的爱情不得不妥协。

了解了麦琪的爱情之路,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要想生存下来也是奇迹,完全不顾及女性的心理感受,女性没有得到自由恋爱的权利,都要向世俗观念、家庭尊严低头,是男女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段情节的设定,正是呼应了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阐述女性同样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够因为男女而区别对待,进而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是不正确且不明智的。

3.蕴含有丰富的同情心。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对菲利普的感情中就夹杂着同情意味,充分体现了麦琪的人格魅力。在小说中,菲利普身患残疾,当时麦琪并没有嫌弃他而离开他,而是十分的同情与理解他,并劝说汤姆不要对他产生敌意,菲利普与他爸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不应当将对他爸爸的憎恨转嫁到菲利普身上,是不公平的。由于麦琪的照顾和体谅,使得菲利普重拾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麦琪的善良更深一步的感染到了菲利普。当汤姆对菲利普出言不逊时,麦琪予以反击和抵抗,是对他们爱情的坚守和保护,是体现女性为保护爱人、保护爱情坚持不懈的正面形象。从小说这一部分能够深刻体会到乔治·艾略特塑造的小说主人公麦琪的高尚品格,是善良的化身,进一步描绘了女性富含有同情心的特点,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4.对汤姆的英雄式拯救。在麦琪身上还拥有伟大的英雄主义和对亲情的珍惜,当汤姆被困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时,麦琪不顾一切去救哥哥,她早已把当初哥哥将她赶出家门的那一幕抛在九霄云外,一心一意为了挽救自己的亲人在努力,独自划着船去营救汤姆。麦琪终于与汤姆见面,但是终究摆脱不了命运的折磨,兄妹俩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弗洛斯河上。小说的这一幕是最感人至深、最引发人深思的环节,我们不得不对麦琪的举动表示钦佩,是她身上独特的女性魅力使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在生命与亲人中间,她选择了后者,对汤姆展开了英雄式的拯救,充分体现了其女性细微与善良的一面,牺牲自己来保护亲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救出汤姆,这样的壮举令人钦佩,是对女性主义的深度展现。乔治·艾尔特将自身的女性观应用到了小说中,用小说的主人公来表述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是体现女性主义的有效手段。

5.麦琪的反抗与逃离意识。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为了摆脱男权社会的压迫和灌输,选择逃离是最好的办法。麦琪的第一次逃离实在年少的时候,由于别人指责她像吉普赛人,所以她就逃离这里,与吉普赛人一起生活,体现了她的抗议。麦琪与菲利普的爱情是坎坷且艰难的,虽然一直坚持着,麦琪与菲利普每次见面都代表着一种反抗,但是最终还是难逃分离的噩梦。而后来与斯蒂芬的逃离,是对代表男权社会的哥哥的反抗,是女性主义的深度体现。

艺术特色

乔治·艾略特对全知叙事方式的运用尤其体现了叙事形式与小说主题的完美结合:一方面通过外化的视角,以权威客观的眼光审视整个事件,使读者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内化视角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透视,展现出人物作为主体的心理真实,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人物内心的矛盾纠结。这种叙事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读者的情感反应,既对叙事者保持认同、又对人物产生同情,从而通过形式强化了其小说的普遍主题:“同情心的延伸和倍增。”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这一叙事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来看麦琪童年时代和汤姆一起钓鱼的一幅温馨画面:

“麦琪听着浮到水面上来的鱼又沉下去的轻微声音,树木柔和的飒飒声,就像柳树、芦苇和水也在愉快地低声交谈似的。这时候,她在这种低语和梦幻似的寂静中,感到了莫大的快乐。麦琪想,像这样坐在池塘旁边,不受任何人的责骂,那简直跟在天堂里一样快乐。还是汤姆告诉了她,她才知道鱼已经上钩了;不过她很喜欢钓鱼。”

这里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内化视角描述了麦琪的感受,无论是小鱼浮沉、树水低语等都是她“天堂般”快乐心情的外化,麦琪由于自己的快乐因此充满了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能力。作者的这种描述使读者充分体验到了儿童那种简单可爱的心情。然后作者又转向外化的视角,对这种情感进行评论和分析:

“对汤姆和麦琪来说,生活的确有了改变;可是他们相信早年的思想和爱会永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并没有错。要是我们没在这一片大地上度过我们的童年;要是这片大地上不在春天一年又一年地长出一样的花……那我们决不会像现在这样热爱大地。在这儿,什么都是熟悉的,而且就是因为熟悉的缘故,我们才爱上了它,还有什么新奇抵得上这种可爱的单调呢?”

从钓鱼的具体情景进入对通常情形的议论,也就是由麦琪的有限视角,转向了叙事者的视角;对人物童年情感的认同和肯定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普世性。这段引语的第一句话中就包含了两种不断转移的叙事角度:首先叙事者从局外人的客观立场来看,这对兄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马上又转向内化的视角,从汤姆和麦琪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早年的情感与思想。对此叙事者表达了一种充满权威口吻的肯定“这一点并没有错”,继而又用充满神情的诗意语言做了进一步阐述,从而使自己的观点对读者产生更深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然后叙事者再次转回他自己的世界:

“我在这温和的五月间的一天,在树林里散步,一丛丛棕黄色的橡树嫩叶把我和蔚蓝色的天空隔开,脚跟前都是雪白的七瓣莲,开着蓝花的婆婆纳和常春藤——还有哪一种热带棕榈、奇异的羊齿草或壮丽的宽瓣花会像这家园景色这样感动我深沉而微妙的心弦呢?”

叙事者以智慧的成年人形象对周围“熟悉的”景色所做的深情描述,应和了小麦琪对生长环境的热爱,以及叙事者本人对这种情感价值的肯定,进而使其成为有效的真理宣称。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虽然有很多普遍性阐述,比如对社会环境或者对人类共性的描述与评论,但是具有力度的却是那些对个体——特别是对麦琪悲剧困境——的关注和刻画。

然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并非如作者所期望的那样,处处都体现出主客观视角的完美结合,比如情节结构上的不平衡就是其中常常受到诟病的一点。小说中的童年部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占据很大比重,而麦琪成年后的生活,特别是遇到斯蒂芬以后的情感经历,则缺乏充分发展,可信性因而大打折扣。这种结构上的失衡体现的是作者本人创作中的“无意识”。

作品评价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让人感受到了只有戛戛独造的大作家们才能给我们带来的那种妙不可言的温暖和轻松的一部作品。即使多年以后重温这部小说,它仍然能迸发出那样丰富的活力和热度”。

作者简介

乔治·艾略特(1819年11月22日—1880年12月22日),英国作家。原名玛丽·安·伊万斯,1819年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的创作素材来源于英国历史和现实生活。艾略特小说中的生活描述生动详实,人物具有代表性,心理描写真实细致,反映了19世纪英国乡镇普通百姓生活的动荡与变迁。主要作品有:《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织工马南》等等。与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查尔斯·狄更斯勃朗特姐妹齐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