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更新时间:2024-09-19 18:38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长期受炎症影响的疾病,常见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分型

根据症状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主要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炎症仅限于胃黏膜表面。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此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等也是常见诱因。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烧灼感,以及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变薄,胃腺萎缩。 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胃黏膜腺体萎缩。患者除了有非萎缩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萎缩性胃炎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特殊类型胃炎

包括免疫性胃炎、感染性胃炎和应激性胃炎等,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免疫因素、感染及应激反应等有关。患者可出现贫血、面色苍白、发热、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病因

慢性胃炎的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细菌,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甚至发展为胃溃疡或胃癌。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胃壁细胞,导致胃黏膜损伤,形成自身免疫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的一种类型。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发炎症。此外,一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铁剂等也可能引起胃部不适。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长期摄入辛辣、油腻、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均可刺激胃黏膜,诱发或加重胃炎。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增加慢性胃炎的风险。

家族遗传倾向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中也扮演一定角色,尤其是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疾病或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慢性胃炎的患病率。

包括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损伤胃黏膜)、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参与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

流行病学

慢性胃炎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某些地区,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

发病率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较高,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等因素的差异,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也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死亡率

慢性胃炎本身通常不直接导致死亡,其死亡率较低。然而,如果慢性胃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甚至发展为胃癌,此时死亡率将显著增加。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重要前兆病变之一。

流行强度

慢性胃炎的流行强度与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慢性胃炎的流行强度也相对较高。此外,饮食中高盐、缺乏新鲜蔬菜水果、长期食用腌制或烟熏食品,以及吸烟、过量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均会增加慢性胃炎的流行强度。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部分地区的慢性胃炎流行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上,慢性胃炎仍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症状

早期症状

可能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

常见症状

如上腹部疼痛、胀满、嗳气等。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且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有胀满、沉重或隐痛感,早饱感(进食少量食物即感饱胀)、嗳气(打嗝)、反酸、恶心等,有时伴有呕吐,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下降、胃部灼热感。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和乏力、贫血、睡眠质量下降、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就医

大部分患者出现短暂的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胃酸胃胀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适量活动或进行腹部按揉等缓解症状,一般不需要就医。但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或更久,则需要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另外,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或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便血呕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规范治疗。

就诊科室

患者应首先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

诊断依据

需根据患者的病史,现有临床症状,结合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结果等进行诊断。病理活检可排除癌变的可能,

相关检查

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胃功能检查等。

鉴别诊断

需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如胃出血、胃穿孔)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胃镜下黏膜剥离术、黏膜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物理治疗

包括低能量激光治疗和电疗,旨在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中医治疗

中药和针灸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和调整机体功能。

其他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改善饮食习惯等。

预后

治愈性

可治愈,但易复发。

严重性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并发症

预防

慢性胃炎的预防主要以避免诱发因素,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为主。具体如下:

1.做好家庭护理: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是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播。日常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使用公筷,餐具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家里有幼儿的要科学喂养,避免不良喂食习惯。

2.避免已知的风险因素,如限制NSAIDs的使用、减少酒精摄入、戒烟。

3.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定期体检。

发展史

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研究和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对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的描述,但缺乏系统的疾病分类和病理学概念。20世纪初,随着胃镜技术的出现,医生首次能够直接观察胃部内部,这极大地促进了慢性胃炎诊断的准确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科学家们开始从基因层面探索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包括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基因、宿主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慢性胃炎病理生理的理解,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对慢性胃炎病因的深入理解,现代治疗策略已从传统的抗酸和胃黏膜保护,发展到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免疫调节、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综合治疗方案。同时,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推广,针对慢性胃炎不同亚型和并发症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正在逐步形成。

研究进展

当前的研究集中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深入的疾病机制理解。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探索中。持续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