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烈部

更新时间:2021-07-10 12:01

敌烈部,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敌拉、迭烈、敌剌、迪里、迪烈子、敌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达里底、德哷勒。

发展历史

辽太宗天显五年(930)“敌烈来贡”为最早记载。族属一说属突厥语系民族,源于丁零、铁勒(或高车)之一部,唐时称拔野古。其活动地域在今克鲁伦河中游一带。时有8部,史称“八部敌烈”,或“敌烈八部”(一说“八部”为泛称,非确指,为“诸部”之意)。经济以畜牧为主,盛产马、驼。契丹常将其与乌古部合称为乌古敌烈部。

辽穆宗应历十五年(965)前后被契丹降服,然时叛时服,契丹将部分俘户置部,辽圣宗34部中有北敌烈部迭鲁敌烈部,即“圣宗以敌烈户置,隶北府,节度使属乌古敌烈统军司。”尚有敌烈皮室军。北面军官中置有“敌烈军详稳司”、“敌烈皮室详稳司”等署衙。原部为辽属国,对辽朝贡无常。辽置迪烈德国王府以治。

寿昌二年(1096),徙敌烈、乌古部于乌纳水,以扼北边之冲要。辽末附金,东徙,金设乌古敌烈统军司统辖。

金末元初,逐渐与女真人、蒙古人融合。

出处

始见于《辽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