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演东坡语

更新时间:2023-10-26 22:46

《月下演东坡语》是清代诗人汪琬的作品,诗文共两首,总计56字,全诗表达出作者相当饱满的游兴于月白风清之夜任情适性,悠然出游。

作品原文

月下演东坡语

其一

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其二

隐隐清规吐远山,酒枪茗碗颇相关。

人间何处无风月,欠个闲人似我闲。

创作背景

其中第一首看成是阅读《前赤壁赋》的体会,诗歌作于诗人晚年辞官察居以后,因而同样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封建礼教的蔑视。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演东坡语:演,发挥;东坡语,指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的文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筇:竹制的手杖。

天真;指不受拘柬的真性情。

但是:只要是。

闲人:有空闲时间云欣赏山水风光的人。

作品译文

其一

自从秋天来到人间景物便焕然一新,拄着竹杖一任双足信步而行。大自然清风明月没有永恒的主子,谁有闲情逸致欣赏谁就是它的主人。

作品鉴赏

其一

写作此诗时,看来诗人的年事已高。何以见得?一则外出已要手杖陪伴,二则已以“闲人”自居——这就不是“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暂得宽余,而是在摆脱俗务、参透人生以后不复有所牵挂的真正闲适。同时从诗中又可知道,其时诗人身体尚健,心情不恶,故而注意到了入秋以来的景物变化,并以相当饱满的游兴于月白风清之夜任情适性,悠然出游。

诗的前两句述出游的情事,后两句抒出游的感想。前两句实写,是对“东坡语”的实践,清风明月悠然入怀,物我合一,携杖信步,其乐融融;后两句虚写,是对“东坡语”的发挥。苏轼只是泛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具体到自然景物,则认为人入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诗人汪婉则进一步认为,江山风月的主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员的更迭固然是变,而即使是同一人,也因心情之异而有所不同:心闲方能成为大自然的主人,若心为俗务牵累,是不可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色的。

诗人从亲身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来的“但是闲人即主人”,富于哲理性,从物我关系上说明了审美主体的状况对于把握客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性。对审美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探讨,在先秦以来的美学思想中早已有之,但诗人并不是在作理论上的简单重复,而是极富于情韵的笔调,通过诗的意境加以表现。由于抒情议论的成分与叙事相结合,实写与虚写相统一,全诗就显得既亲切感人而又丰富深刻。尤其是后两句,极浅俗,又极精警,将人人心中所有而又口中所无的一层意思和盘托出,更足以摇荡性灵,入人呈为深刻。

作者简介

汪琬 (1629-1691)字苕文,号钝庵,晚号尧峰,又号玉遮山樵。长洲(今江苏昊县)人。1655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屡迁刑部郎中,因奏销案降北城兵马司。再迁户部主事,被疾假归,结庐尧峰山,闭户著书。1679年召试“博学鸿儒,科一等,授翰林编修,篆修《明史》。在史馆六十日,撰《史稿》,又因病乞归,遂不出。论文要求明于辞义,合乎经旨。以诗受知工龚鼎擎,其七绝诗时露俊警,古体诗圆融浏亮。叙亭有法度,尚雅洁。古文与侯方域魏禧并称三大家。著有《钝翁类稿》《尧峰文钞》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