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

更新时间:2024-02-20 14:04

泾惠渠,位于陕西省咸阳、西安市境内,渭河、泾河左岸。是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筹划建设的引泾河水的大型灌溉工程。工程建设于1930年-1935年。

兴建背景

本县(泾阳县)位于泾惠渠上游,是主要受益地区。

清光绪三年(1876)后,陕西旱灾接踵不断,社会经济持续衰落,人民死亡流散者甚众。

李仪祉和郭希仁先生深感灾害于人民之痛苦,一心恢复渭北水利。二人旅欧回国后,李在南京河海工程专科学校任教,郭兼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当时任靖国军总司令和第四路军司令的于右任、胡景翼两人,筹款拨付陕西省水利局,敦促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局,以图恢复郑白渠。郭一方面组织人员测量吊儿嘴地形,一方面邀李回陕主持工程大计。李回陕后即以极大热情和努力进行工程勘测设计工作。

民国19年(1930),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委任李为建设厅厅长,并拨专款50万元大洋,泾惠渠施工即从此开始。

勘测设计

民国8年(1919),郭希仁派人第一次勘测泾惠渠,实测泾河河谷、吊儿嘴和灌区最上游地形。

10年(1921),第二次勘测,此时渭北水利工程局已成立,决定兴修引泾工程,并与北平华洋义赈总会联系赈款援助事宜。该会旋即派人赴泾谷勘察,评测自吊儿嘴经妙儿岭至赵家桥的水准及地质状况。

11年(1922)秋,第三次勘测,由李(郭病,李接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主持。勘测中,李聘请其河海工专学生兼同事刘钟瑞、胡步川具体负责,借调陆军测量局人员测量地形和路线,其它陆地水文与地质亦各择专人。整个勘测工作历时两年,于13年(1924)结束。

设计工作由李和须群悌(副总工程师)共同主持。设甲、乙两种方案。

甲方案规模宏伟,预计灌溉430万亩,比郑国渠旧有规模更大,包括泾阳、礼泉、三原、高陵、临潼、富平、蒲城、渭南、大荔九县。渠首置吊儿嘴,设高坝,坝前建水库。完全放弃旧渠,另凿隧洞出谷,谷外设木梳湾水库。于冶、清、浊、沮诸河上建蓄水控制工程,设汉堤洞水库。干渠引水量25立方米/秒,沿兴隆塬,斩大小沟谷东进,越三原通富平、大荔,控制全灌区。

乙种方案面积减为140万亩,放弃清河北岸和洛河灌区,渠首不移,置低坝,隧洞长度减至1500米。放弃木梳湾、汉堤洞水库计划。

14年(1925)完成设计工作,因形势所迫,蓝图只得束之高阁。勘测设计费用5万元,由北平华洋义赈总会捐助。

施工

施工分两期进行。一期自民国19—21年(1930—1932);二期自21—24年(1932—1935)。

施工开始时正值大年馑后,因经费不足,方案多次更改、降低,与原设计甲、乙方案相差甚远。不仅渠首工程规模缩小,渠系亦因陋就简,尽可能沿用白公渠故道或裁弯取直。施工中,渠首工程已采用机械化,而渠系工程则以土法人力方式为之。两期工程费用162.5万元,其中一期120.4万元,二期42.1万元。

主要工程

渠首工程

拦河坝

建成初定名”檀香山坝”,以纪念檀香山华侨捐款。原坝址位于乙种设计方案坝址下游约500米处。坝基建于石灰石基岩上,为欧基式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68米,宽4米,高程446米。设计最大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

民国24年(1935)后,先后多次增高坝面,引水量随之增大。至建国后1952年,坝顶高程达447.85米,引水量增至26.05立方米/秒。

1966年7月27日,泾河洪峰7520立方米/秒,将大坝全部冲毁。同年10月,另建新坝。新坝位于原坝下游16米处,仍为重力溢流坝。坝长87.50米,底宽23米,高14米,设计引水流量46立方米/秒,,坝顶高程451米。施工时动员全灌区农民投劳,于1967年6月13日建成使用至今。此次新修大坝和其他渠首建筑物费用共计218.58万元,其中灌区农民集资33万元,农民投劳不计其数。

进水闸

原为三孔平板式钢制闸门,每孔高1.75米,宽1.5米,总过水断面7.87平方米,以人力齿轮绞盘机启闭。

1966年与大坝同时被冲毁。新闸1967年建成,四孔,每孔高2.5米,宽2米,总过水断面20平方米,钢制闸门以电力启闭。

隧洞工程

共有三个隧洞。1号隧洞(引水闸),长326.60米,断面面积14.80平方米;2号洞,长315米;3号洞,长26米。2、3号洞断面面积皆为36平方米。

节制闸和退水闸

民国23年(1934)于引水洞出口处(俗名大麦囤)和二龙王庙处(今渠首管理站)以及赵家沟各置退水闸一座。二龙王庙前再建节制闸一座。

建国后,1952年,大麦囤闸封闭,于其下游约70米处另建退水闸,称第一退水闸。

1971年,二龙王庙闸改建,称第二退水闸。

1985年,赵家沟闸改建,称第三退水闸。

石渠

即进水闸至二龙王庙段长1841.3米之基岩石干渠,其中有隧洞长667米,后多次扩建和改造。

渠系工程

总干渠

全部位于本县境内,旧总干渠全长11.23公里,包括渠首石渠1.84公里及其以下土渠9.39公里。王桥镇以上土渠系将古渠裁弯取直而成,主要为输水渠段,无斗门。至王桥镇西进入灌区,共设斗门7座,灌溉泾、礼两县面积1.3万亩(本县为主)。旧总干渠在王桥镇社树村设闸(又称两仪闸),分南、北二干渠和八支渠(今十支渠)。

1970年,调整渠系,废社树分水闸,东展总干渠,至燕王乡山西庄设新闸,分新南、北二干渠。今总干渠全长21.2公里,较原总干渠长10公里。

北干渠系

旧北干渠系由两仪闸开始,东至雪河乡汉堤洞分水闸止,长17.52公里。

汉堤洞闸后分北、中、南3条支渠;北支渠沿汉白渠故道,至雪河乡湾子杨村入三原境,本县境内长6.76公里,又称一支渠;中支渠与北支渠略平行,经雪河乡武寨府、袁家、车文村,至探郝村入三原境,本县境内长5.5公里,又称二支渠;南支渠经雪河乡连家湾、三渠乡漫刘村后渐趋东北至管西村穿铁路入三原,本县境内长10公里,又称三支渠。

旧北干渠系基本沿用汉白渠和清龙洞渠,70年代,旧北干渠系废除。

新北干渠自山西庄开始,东抵雪河乡杨府村分水闸北折,经云阳镇张屯村后东折直指三原县城,在詈河乡湾子杨村北出境,境内长13公里。杨府闸南分三支渠,大部分承袭老三支渠故道。1977年,对三支渠汉堤洞闸以下全部改线,由汉堤洞村起直线东指,到三渠乡兴华村止,全长12.54公里。

南干渠系

旧南干渠由两仪闸起偏南与旧北干渠几乎平行东进,经燕王乡刘解村、县城北宝峰寺,东行至永乐镇东北磨子桥村分水闸,东南折入高陵境,全长37公里,基本位于本县境内。

1970年随总干渠系调整,老南干渠上段全部改线,由山西庄分水闸南至燕王乡新庄村新修南干渠,使南干渠于磨子桥分水闸终止。新南干渠全长19.9公里,较原渠缩短,其上段原来灌溉面积改归新总干渠承担,原斗渠系统亦全部平毁新置。

八支渠

由原两仪闸设渠首,与旧南干渠平行东进,经县城南关东至永乐镇南蔡村入高陵境,本县境内长30.5公里。

1965年,因泾惠渠下游增修支渠,遂将八支渠排为十支渠。

1965年后,十支渠全部属本县境内渠道。

1970年随总干渠调整,将十支渠首下移于桥底镇官苗村南。

今十支渠全长27.23公里,灌溉69954亩。

泄水渠

本县境内共两条:一为总干泄水渠,位于社树村东,泄水闸置两仪闸旧址以上300米处,渠长3.37公里,泄水入泾河;一为南干渠泄水渠,位于永乐镇西徐村西(今水利技校围墙外),长6.78公里,与雪河排水干沟末端合并,于崇文乡宋村附近注入泾河。

灌溉方式

(一)大水漫灌

泾惠渠建成初,用水以抗旱为目的。40年代,灌溉只追求大水淹足,因此灌区灌水定额普遍偏高,多大于100立方米/亩以上,造成大量渗漏损失。

(二)沟灌、畦灌、渠井双灌

1952年春,曾在南干渠泾干、姚坊、永乐段和三支渠雪河、三渠段推行棉田沟灌,因畦长水大,地面坡度不均,沟垄常被淹没,与漫灌无异。同时,农民担心夏灌轮期不定,小额用水不足以抗旱,故无积极性,此次沟灌推广遂以失败告终。

60年代初,实行小畦灌。后期,灌溉方式向渠井双灌转变,即冬春以渠灌为主,将渗漏损失转化为地下水;夏季则井灌,形成良性循环。

灌溉面积

泾惠渠自民国24年(1935)第二期渠系工程竣工后,25年(1936)统计,全灌区灌溉59.59万亩,本县境内24.99万亩。至30年(1941)渠系完善后,灌溉总面积增至67.22万亩,本县亦增至26.43万亩。此后大致稳定,本县面积约占总面积40%,但因地处上游,实际有效面积可达一半以上。

建国后,随工程不断调整完善,加之人民政府鼓励生产,土地得到平整和开垦,灌溉面积不断增加。1957年本县至30.12万亩。60年代起开辟渠外提水灌溉,灌溉面积又有扩展。1962年32.85万亩,967年33.79万亩。70年代,各大小抽水站陆续定型,面积增至最大值。1972年39.75万亩,1974年突破40万亩。1979年增至最高峰44.83万亩。

80年代以来,,灌溉面积呈萎缩之势。1988年统计,有效面积仅34.7万亩。

管理机构

泾惠渠灌溉委员会

系协调全灌区事务的最高机构,建国后1951年设置,其委员由咸阳专区副专员、灌区县长或副县长、泾惠渠管理局正副局长组成。不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协调灌区各县的受益和负担问题;审查管理局提出的重大工程计划和灌溉排水计划;审查预决算以及规章制度的修订。

灌委会成立38年来,共召开会议11次,灌区历次重大改革和建设,皆由灌委会形成决议后实施。

60年代以后,各灌溉管理站、斗渠亦相继成立灌委会和斗委会。1982年后,斗委会解体。

泾惠渠管理局

系泾惠渠灌区专业管理机构。民国23年(1934)春成立,由李仪祉先生组建,属前陕西省建设厅直接领导,初设于县城姚家巷小学(今改中学)东侧,今县委大院西院,初期员工百余人;内设工务、总务两科,下辖张家山(渠道)、社树、刘解、汉堤洞、磨子桥、三原、仁村、高陵8个管理处。初期业务以工程建设为主,32年(1943)后逐渐转入灌溉管理。

建国后,管理局机构迅速扩大。1961年,迁三原县东门外今址。1963年,内设6个委、办、科、室,管理处增至10个,全局职工257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泾惠渠改称“人民引泾渠”,管理局亦改称“人民引泾管理局”。1965年4月,改由咸阳地区行政公署领导。1973年12月收归省领导。1978年后,恢复泾惠渠管理局名称。1989年,局内科室增至7个,下辖厂站、公司11个,全系统职工458人。

管理处(站)

原称管理处,民国23年(1934)春与泾惠渠管理局同时设立,初设八个处,本县境内有五个(其中渠首管理处的职责是放水和管护渠首工程,无灌溉管理任务)。后改处为站。各管理站直属泾惠渠管理局,主要以渠系或渠系段落划分各自管理区,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员和段、斗行水人员共同承担。

建国前,各管理处(站)人员在3—8人之间。行水之时,干部工人皆去开斗闭斗,巡回检查。建国后,随着业务量增大,管理站人员不断增多,多在十人以上,站房亦扩大或新建。本县境内各管理站经多次调整,至70年代末有石桥、杨府、三渠、泾阳4站。

社树管理处

民国22年(1933)建,设于社树分水闸北岸,今柏章抽水站一级站房附近,乃初期最大的管理处。管理总干渠和南、北两干渠上段及原八支渠,兼管社树分水闸配水。备有专用电话,初有人员7人。

34年(1945)改处为站,并新增泾阳管理站,八支渠下段遂归泾阳站管理,社树站有所缩小。

建国后上游修建工程较多,社树站任务繁重,人员增补,并往往成为各大小工程的临时施工指挥所或转运站。

1958年后,扩大刘解站,撤销社树站,只设配水点,负责社树闸分水。

1972年社树闸拆除,配水点亦撤销。

刘解管理处

民国23年(1934)建,初设于燕王乡刘解村原北干渠北岸,管理南北两干渠中段。老北干、南干废弃后,迁至石桥镇南川刘水力发电站厂房,改称石桥管理站,后又改称桥底管理站。

今管理区域为总干渠灌区和十支渠上游灌区,并管理总干渠各抽水站之配水。今桥底站为全灌区最大的管理站之一。

汉堤洞管理处

设于雪河乡汉堤洞村汉堤分水闸附近,管理老北干渠下段和一、二、三支渠上游,兼理分水闸配水。

民国34年(1945),管理北干渠下游和一、二两支渠。建国后1972年撤销。

磨子桥管理处

设于永乐镇磨子桥村东老分水闸旁,管理旧南干渠下游和八支渠下游,初期管理面积较大。

民国34年(1945),管理南干渠和八支渠今姚坊乡以下各段,兼管磨子桥分水闸。建国后1953年撤销,只作为配水站。

杨梧村管理处

该站最小,专管三支渠。原设于杨梧村。民国34年(1945)春季撤销。

泾阳管理处

民国34年(1945)建,初设泾惠渠管理局内。建国后1952年迁至永乐镇(今泾惠渠修配厂厂址),改称永乐管理处。

1973年迁回县城北关今址,改称泾阳管理站,管理新南干渠各段和十支渠县城以下各段。

三渠管理站

1979年新三支渠衬砌工程竣工后设立,位于今三渠乡粮站西,仅管理三支渠。

杨府管理站

1974年新建,位于今雪河乡杨府村杨府分水闸旁,乃1972年渠系改善后设立,管理新北干渠各段和杨府分水闸配水以及云阳抽水站配水。

群众管理组织

泾惠渠建成初期,其群众管理组织基本承袭古代,但未设渠长之职。各干支渠分若干段,段下分斗。段设水老、斗设斗夫、村设渠保各一人。人选皆由当时乡镇政府和乡村绅士推荐,经管理站和管理局考核后任用、罢免。民国31年(1942),改水老、斗夫为段长和斗长。

建国后,渠保改称水利组长,由各村村民推举产生。1954年后,重新划段,每段下管4—7斗,每斗一名斗长,大斗渠则增设副斗长一人。1958年后又增设段、斗技术员各一人,主要负责渠道维修,推行各种灌溉技术等。

1958年后,段长成为半脱产干部,各管理段皆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除受管理站和管理局领导外,也成为所在公社的常设水利机构,管理段遂成为群众管理组织的中枢。70年代各管理段内部增设财务、物资、总务、炊事等人员多名,已不属群众管理组织。1985年起,裁减部分管理段的技术员,撤销斗技术员,只留斗长,并规定各段固定人员不超过两人。

1956—1981年,各斗渠渐次成立巡渠养护专业队(后称管水专业队),至1963年全部建立,“专业队”曾对护渠、绿化及维护用水秩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981年后撤销。

历史渊源

1922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开始筹划泾惠渠工程,组织测量队勘测渭北地形,并写出《引泾论》、《再引泾论》、《陕西渭北水利工程局引泾第一期报告书》等论著,为泾惠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1930年,杨虎城将军主陕时,支持他兴修渭北水利工程的建议,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及渭北水利工程处,兴建泾惠渠工程,渠首位于泾阳县张家山泾河上游,坝体为混凝土溢流坝,原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

1932年通水,灌溉面积3.3万公顷。

1949年后,经过扩建,改善排水系统,进行渠道衬砌,灌溉面积增加到9万公顷。

1966年,渠首大坝被冲毁,后在原基础上修建了新坝。

现在,灌溉面积达145.3万亩,灌区辖咸阳、西安和渭南三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富平6个县(区),总人口120万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现行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灌区情况简介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是一个由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承担着咸阳、西安两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五县(区)13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随后经历汉代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1930年我国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泾惠渠。于1932年6月通水灌溉,引水流量16m/s,设计灌溉面积64万亩。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改善扩建,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灌溉面积由50万亩发展到135万亩,粮食亩产从亩均不足1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以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巨大,已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粮食基地。

泾惠灌区北靠黄土台塬,西、南、东三面有泾河、渭河、石川河环绕,灌区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总面积1180km。灌区海拔高度为350—450m,地势平坦,灌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38mm,年蒸发量1212mm,多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32天。灌区总人口118.0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9.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38亩,人均水地1.27亩。

现今渠首枢纽工程已经过了三次大改建、加固和扩建。第一次是1966年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拦河坝被洪水冲毁,翌年重建拦河坝;第二次是1989年对1967年拦河坝进行了预应力锚固处理;第三次是1992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对拦河坝进行了扩建,加高坝体11.2m,加设六孔8m高拦河闸,形成库容510万m。现坝长118.8m,坝高35.7m,为微拱混凝土重力坝。同时,还修建了渠首电站工程,总装机容量3×2500千瓦,年发电量2300万度。加坝加闸工程建成以来较好地发挥了调蓄、稳流、发电等综合效益,使灌区有效水利用率由85%提高到94.6%,年均增引水量2692万m,工程建设效益十分显著。

灌区渠系工程经过多次改善和扩建,已具有一定规模。渠系布设趋于合理,方田建设初步形成,工程、灌溉管理水平正逐步提高。灌区现有总干渠一条,设计流量为46m/s,加大流量为50m/s。总干渠以下分为南干、北干、南一干、南二干,这五条干渠总长80.6km,衬砌67.1km,衬砌率83%。灌区现有支渠、分支渠19条,长299.8km,衬砌90.2km,衬砌率30%。

灌区排水工程有泾永、雪河、仁村、陵雨、大寨、滩张、清北七个区域排水系统。1980年以后,对已建成的七个排水系统进行了改善配套,形成今天的规模。灌区现有排水干沟10条,长118 .7km , 支沟77条,长337.1km ,分毛沟334条,长375.1km,控制排水面积103.32万亩。

灌区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距今也有30年历史。现有配套机井1.39万眼,渠井双灌面积110万亩。

在用水管理上,健全专业管理、群众管理和民主管理组织,加强计划调配,有效地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益。目前,灌区专管组织有局机关和14个基层管理站。另外管理局有从事建筑施工、工程咨询、水利机械制造、水力发电,宾馆服务等10个综合经营企业,年产值3000万元。全局共有职工667人,从事供水生产296人,综合经营368人,离退休159人。灌区自1949年以来,粮食总产量达到140亿公斤,提供商品粮43亿公斤,商品率达到30%,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灌区目前正在实施的关中灌区世行贷款项目共四类,24项工程,总投资17154万元人民币。截止目前,世行贷款项目工程已完工9项,完成的项目有:水源改造工程中的1#、3#闸改造工程;输水设施改造工程完成渠道衬砌53.43km,土渠整治10km,改造建筑物274座;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7843亩。完成投资3981.4万元。世行贷款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后,将有力缓解灌区工程老化失修的现状。

在供水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精神,以供水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搞活斗渠管理机制为重点,按照“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以建立“建设管理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效益综合化,水价市场化”为目标,在灌区干、支渠国家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对灌区斗渠以下工程的管理权、经营权、建设权进行拍卖、承包、农民用水者协会、股份制等形式的改制。全灌区538条斗渠,目前已改制468条。改制后的斗渠在工程上的投入明显增加,三年来斗渠经营人投入斗渠以下工程建设300多万元,吸收社会资金800多万元,衬砌斗渠200多公里,恢复面积13.8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利系数由多年的0.45提高到0.517以上。通过斗渠改制,一是增加了引水量,促进适时偏早用水。二是落实了管理责任,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三是减少了中间环节,群众浇地费用支出相对减少。四是水价、水量、水费公开,增加了透明度,群众浇上放心水。五是实现了部分职工分流。六是促进了供水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增添了经营者的干劲。

相关文章

李仪祉与泾惠渠

作者:刘璇 王忠建 陈景云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9-16 09:46:27

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兴学执教、治黄导淮、凿泾引渭,泽被三秦大地,惠普大江南北,被誉为“陕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

泾惠渠是先生缔造“关中八惠”的第一个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的先河。李仪祉先进的治水思想和治水功绩备受中外推崇,仪祉精神更是鼓舞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泾惠渠建设的艰辛历程,缅怀李仪祉先生的丰功伟绩,对于发扬优良治水传统,弘扬仪祉精神,推进泾惠灌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祖国和人民的深重苦难催生水利救国理想

李仪祉出生于地处渭北旱腰带的蒲城县马湖乡,十年九旱,素有“龙山马湖,渴死寡妇”之称,少年李仪祉萌生出要效法郑国、白公等治水英雄,兴修水利,造福生他养他的土地,回报苦难深重的乡亲们。李仪祉的青年时代,清政府昏庸腐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饱含一腔热血的李仪祉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毅然选择了科技救国的理想。当时陕西正值筹建西潼铁路铁路,需要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李仪祉有幸被选中。1909年,李仪祉带着科技救国的理想,漂洋过海,前往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科,攻读铁路和水利。

在外留学期间,李仪祉深感西方科技之发达,水利设施之健全,对比国内的落后现状,十分痛心,于是立志将来要让中国“铁路四通八达,水利工程遍布全国”。1913年,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决心振兴陕西水利,邀请李仪祉陪同考察欧洲水利,并建议李仪祉改学水利。他对李仪祉说,当前铁路建设并不十分紧迫,眼下也很难开工,而郑白渠荒废已久,如果能够学习水利,恢复郑白渠灌溉才是最紧迫和最可行的,李仪祉欣然同意,直接留在德国,进入德国丹泽工业大学专攻水利一门,系统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水利科学技术,为实施 “关中八惠”以及其他水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历尽艰辛缔造泾惠渠,开创现代水利先河

引泾灌溉,始于公元前246年的秦郑国渠,郑国渠之后,历代累经兴废,民国期间工程基本废弃。李仪祉先生在于佑任、杨虎城将军的鼎力支持下,历经艰辛,勇克时难,呕心沥血建成了今天的泾惠渠,数百万黎民百姓告别民国十八年年馑的阴霾,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历史上,陕西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地区,劳动人民饱受旱魔的灾害。1919年陕西遭受旱灾,社会各界倡修引泾工程,时任陕西水利分局局长郭希仁派人对泾河河谷进行了测量,并征求正在河海执教的李仪祉的意见,李仪祉分别从勘察设计、土方估算、仪器购置、人员工资、工程造价、还贷方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921年在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倡仪成立了渭北水利委员会,筹划引泾工程。1922年,李仪祉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改组渭北水利工程局为工程处,并亲自担任总工程师,组织对引泾工程进行勘测设计,拉开了引泾工程建设的序幕。

此次测量从1922年8月到1924年8月完成,历史两年时间。当时张家山也就是仲山荆棘丛生,李仪祉先生怀着对水利事业的忠诚和百姓的期待,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勘测引泾工程,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和成果,测绘了仲山6.2平方公里1/2000地形图、绘制了9.1平方公里1/5000泾河河谷地形图,测绘了干渠线路水准导线20公里、旧渠水准导线17.5公里,灌区干渠线路200余公里。在此基础上,李仪祉撰写了《勘察泾谷报告书》、《论引泾》等10余篇计划报告和论文,渠首工程提出了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高坝方案,灌地400万亩,投资700-800万元;乙方案为低坝方案,又分为三种设计,投资最少的需要150万元,灌地50万亩,鉴于当时实际 ,引泾工程只能按投资最少的方案实施。但当时陕西时局很不稳定,省主席刘振华并不支持,甚至百般阻扰,李仪祉满怀一腔热血,茫然无助,报国无门,无望之下,出走京津等地,并从事教育等其他工作。但引泾事业时时牵挂着他,离陕期间经常联系水利局的同事了解情况,他在给友人赵宝珊的信中说“家乡人的愿望越迫切,我的心里越痛苦,时间过得真快,前后五年没有办成一件事情,羞见父母,当局如果有兴工的决心,即使做一名工头,也会马上回来”,充分体现了李仪祉先生矢志不渝振兴水利、救国救民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年馑饥荒三秦受难,虎城主陕促成引泾大业。在陕西人民的记忆深处,有一桩往事至今令人心悸,那就是民国18年年馑。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从1928年开始,持续到1930年,三年庄稼颗粒无收,数以百万的黎民百姓以树皮、草根、观音土为生,赤地千里,全省250万人饿死,40万人逃亡,饿殍遍野,惨绝人寰,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引泾的呼声再次高涨。1930年杨虎城将军任省政府主席,面对水利颓废,民不聊生局面,毅然决定为民请命,兴修引泾工程,特邀时任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的李仪祉回陕共商兴水大计。李仪祉心情十分激动,放弃高官厚禄,出任陕西建设厅厅长,负责引泾工程,并在泾阳县王桥镇的社树村设立工程指挥部,积极开展人员调集、经费筹措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国穷民困,军阀混战年代,要干成这样一件大事非常艰难,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为保证顺利开工,杨虎城深明大义,毅然从军费中挤出了40万元给予支持,并明确表示必要时动用军队参与修渠,同时从各方面大开绿灯,全力支持引泾工程。为了筹措剩余款项,李仪祉将工程做成模型,辗转西安、灌区各县等地展览,宣传引泾工程益处,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他还利用与国民党上层关系争取资金,也曾遭一些达官显贵嘲笑讥讽,但引泾大业使他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在他的奔走呼号和不懈努力下,特别是在他水利为民精神的感召下,筹款工作取得很大成果:北京华洋义赈会承诺捐款40万元、美国华侨捐款15万元,再加上国民政府拨款10万元、朱子桥先生捐水泥2万桶,引泾工程顺利开工。省政府主席杨虎城、陆军十七师师长孙蔚如、华北慈善联会委员长朱子桥等参加开工典礼,这项历经曲折、利国利民的重大水利工程终于付诸实施,老百姓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大灾之后,李仪祉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征集民工5000人,较好地解决了赈灾和劳力问题。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方式,自备火力发电,轻便铁轨运输,一期工程进度很快,1932年6月通水,历时一年半时间,灌溉农田59万亩。经李仪祉提议,陕西省政府委员会谈话会公定:引泾工程命名“泾惠渠”。老百姓感念李仪祉的恩德,传颂先生是“水神降生,龙王转世”。

泾惠渠渠首为有坝枢纽,坝体为混凝土溢流坝,设置了节制闸和退水闸,总干渠设计流量16米/秒。1935年二期工程完工,扩灌至70万亩。由于修建泾惠渠首次应用了经纬仪等新式仪器、水泥等新材料、机械施工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使泾惠渠成为中国当时现代水利工程之典范,开创了我国现代水利的先河。

泾惠渠建成后效益十分显著,粮食产量由以前每亩60斤左右增加到450斤左右,棉花由原来的20斤,增加到80斤,最高的达到120斤,泾惠渠成为全国著名的棉产区,收获时期银装素裹,车水马龙,非常热闹。1929年灾患期间,普通每亩地地价仅值一元,兹以得灌溉之利,每亩地价最高增至40元以上,流落他乡的百姓告别了流离颠簸的生活,纷纷归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种植粮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正如杨虎城在《泾惠渠颂并序》所记:“民享乐利,实泾之惠,肇始嘉名,流芳百世。洛渭继起,八惠待兴,关中膏沃,资始于泾。秦人望云,而今始遂。年书大有,麦结两穗。忆昔秦人,谋食四方。今各归里,邑无流亡,忆昔士女,饥寒交迫,今渐庶富,有布有麦……”表达了社会各界的欣喜之情。而大量富余的粮食和棉花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泾惠渠建成后,李仪祉十分重视管理工作。1933年1月1日,李仪祉将渭北水利工程处改为泾惠渠管理局,并推荐孙绍宗任局长、刘钟瑞任主任工程师。亲自起草和审定了《泾惠渠管理管见》、《徽征泾惠渠灌溉田地水娟暂行办法》、《泾惠渠管理章程拟议》、《泾惠渠管理局暂行组织规程》、《泾惠渠水老会组织规程》等管理制度,为泾惠渠的科学运行管理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对灌区进行了清丈,注册登记,颁发用水权证。每年分别于春季和秋季召开水老会议,研究渠道维修、水费收取等重大事宜。李仪祉先生亲自参加了泾惠渠第六次水老会议。

严格选拔水老、斗夫,禁止欺压群众,禁止欺水霸水行为,而且水费每亩仅收1、2角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贫苦农民的利益。

李仪祉十分重视农民的教育工作,他要求泾惠渠职员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交朋友,并通过讲习班等形式,普及灌溉知识、文化知识,开启民智,促进农村发展。

泾惠渠修成后,部分不法人员种植鸦片,李仪祉十分痛心。他发布了著名的《给渭北人民切切实实说几句心里话》,教育群众不要忘记建设泾惠渠的艰辛,用好管好渠水,并发布禁烟公告,走上街头宣传鸦片的毒害,对个别顽固不法分子绳之以法,遏制了鸦片的泛滥。泾惠渠建成后,李仪祉还规划建设陕南、陕北的水利工程,分别是汉中三惠,陕北两渠,总共13个灌区,灌地300余万亩,惠普秦岭南北,三秦大地。

1938年3月8日,一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因长年奔波,身体每况愈下,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6岁。噩耗传出,万民悲哀。西安参加追悼会的军、政、水利、文艺各界名流和群众达万人之多,时值西安大雪,天地为之举哀,国内外唁电交驰。下葬时,群众用自己的衣衫包土,垒起了坟冢”。学生胡步川记录了当时的情形,“两翼闸上泾渠畔,负土为坟慰苦辛;流水高山声已杳,苍生霖雨惠常新;国仇未报生前恨,壮志期成死后身;此刻随棺送葬者,不期而遇五千人”。李仪祉去世后,国民政府特发褒扬令,令国史馆立传,《大公报》、《申报》发表了述评,对李仪祉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扩建了“仪祉农业学校”,修整了仪祉墓园,每遇诞辰、忌日、或水事大典,都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2011年,经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同意,由陕西省水利厅主持,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承建,对仪祉墓园进行整修改造,并新建了李仪祉纪念馆,为传承秦水文化,缅怀治水先贤,弘扬仪祉精神搭建了平台。目前,李仪祉纪念馆已全面建成盛大开放。来自全国水利系统、社会各界的参观、拜谒者络绎不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