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

更新时间:2024-08-21 20:05

理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南连汶川县,西南靠小金县,西接马尔康市,北邻茂县黑水县,西北通红原县,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属高原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和垂直变化,辖区面积431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理县辖6个镇、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理县西大街1号。截至2023年末,理县常住人口3.59万人。

历史沿革

理县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禹贡》为梁州之域,湔氐道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图。地节三年(前67年),设广柔县,属蜀郡。

东汉光和七年(178年),属汉山郡。

开皇六年(587年),置金川县(治所今通化乡卡子村)。仁寿元年(601年),改为通化县

武德八年(625年),置维州和薛城县,后陆续设小封县、维州和定廉县。

,设为霸州和保宁县。

永乐五年(1407年),置杂谷安抚司

乾隆十七年(1752年),剿灭杂谷土司苍旺,改土归流理番直隶厅,取治理番民之意。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归流,废杂谷土司,设杂谷厅(治所今薛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为直隶厅,嘉庆八年(1803年),改为理番直隶厅,辖域辽阔,有“四土、五屯、九枯、十家、三番、六里”之称。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理番县,属川西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理番县名为理县。

1950年1月16日,成立理县人民政府,属茂县专区。

1951年11月,理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薛城迁至杂谷脑。

1958年4月,茂县、汶川两县合并,将理县一部分地区划归茂汶羌族自治县管辖。

1960年7月,撤销理县,设立红原县。

1963年2月,恢复理县建制,县人民政府驻杂谷脑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9年12月,撤销夹壁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米亚罗镇管辖,撤销木卡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薛城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理县辖6个镇、5个乡: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桃坪镇朴头镇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通化乡。县人民政府驻理县西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理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南连汶川县,西南靠小金县,西接马尔康市,北邻茂县黑水县,西北通红原县;地理坐标北纬30°54'43″~31°12'12″、东经102°32'46″~103°30'30″;县境东西长83千米,南北宽78.2千米,辖区面积4318平方千米。

地质

理县地质构造属四川西部地槽区金汤弧形褶皱带的一部分,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异常发育。县境东部主要分布为变质岩、云母片岩及板岩,西部变质稍浅,主要分布有千枚岩、涓云母片岩、板岩、页岩、砂岩,其间夹有薄层砂岩或砂质灰岩。茂汶大断裂带杂谷脑薛城至卧龙属于“S”形褶皱构造,并属于金汤弧形构造的东翼部分,由弧形浅状褶皱和压扭形弧形断层组成。地壳活动强烈、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的岩层,坡度较大,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东南部、北部和西南部,分布有花岗闪长岩体。

地形地貌

理县境内地貌形态变化大,海拔3000米以上相对高程1000~2000米以上,河流及支沟深切,其形态为“V”型。根据地貌类型统一分类,理县可分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四个基本类型。1、低中山:面积为341.4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9%。2、中山:面积为2334.3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4.1%。3、高山:总面积1581.630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6.7%。4、极高山:面积为45.7805平方千米(包括冰雪地带),占全县总面积2.06%。从一个山体看,自下而上又形成“河谷—半山—高半山—高山—极高山”的形态,由于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又可分为阳山、阴山、半阳山、半阴山等差异。由于每个层次内的气温、日照、降水等都不同,因而土壤、植被和生物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地带性。县境山体高大,峰峦起伏,山势陡峻嶙峋,峰、梁、岩、坪俱有,大部分高山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主要的高山有:县境中部雪隆包海拔5527米,东面笔架山梁子海拔4753.2米,东北面金长沟梁子海拔4786米,北面大阴山海拔4764米,西北面鹧鸪山海拔4451米(垭口海拔4243米),西面虹桥山海拔4546米,西南面霸王山海拔5551米,南面朴头甲石口沟尾子万年雪峰海拔5922米,另还有四座海拔分别为5714米、5702米、5696米、5608米的山峰,东南面雪隆包海拔5313米,以上山梁均属四川盆地西部外围高山向高原过渡的地带。

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邛崃山脉东缘,东北界邻松潘地块和阿坝地块,西南邻金汤弧形构造带,属四川盆地外围山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中山向高原过渡。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境海拔高度1422~5922米,高差悬殊4500米,群山连绵,峰峦重叠,山高坡陡,沟河纵横。杂谷脑河由西北流向东南,贯穿全境,于汶川县威州镇注入岷江,全长158千米,在县境流长146千米。全县地貌类型划分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

水文

理县境内沟河纵横,河流水域属岷江水系上游的一级支流一杂谷脑河流域,在县境内的流域总面积为4313.42平方千米,大小支流有246条,其中有10条与10个海子(包括蒲溪海子)相连,由主河道南北直接汇人有的68条。在杂谷脑河北面共有大小支流123条(其中有6条支流与6个海子相连),直接汇人主河道的30条。

杂谷脑河为岷江右岸支流,古称沱水、湔水、平浪河。近代又作杂谷河、杂谷淖河。发源于理县鹧鸪山(直固山)南麓。上源称来苏河(古名大溪、直固水),西南流,左纳西红水沟,转东南过山脚坝、尽头寨、大郎坝,右纳斯博果沟(又作十八拐沟),东南过胆杆、米亚罗镇,左纳米亚罗沟,以下始称杂谷脑河。

气候

理县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属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和垂直变化,小气候多样和较明显的山地型立体气候特征;冬有逆温,越冬条件好;气温日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对积温的利用;海拔约在2400米以下的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热量资源差异大、水热配合差,具有两个干季和两个雨季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1.2°C。最大日较差27.5°C,作物生长期平均331天,无霜期平均205天(最长天数260天、最短天数1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71.6小时,年总辐射量107.66千卡/平方厘米,0°C以上331天,年平均降水量619.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0.1毫米)167天(最多天数184天、最少天数150天),极端年最大降水量790.1毫米、极端年最少降水量422.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6月降水最多。

土壤

根据理县土壤普查和土地资源调查,全县土壤共分成9个土类、15个亚类,17个土属,21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理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0万千瓦,可开发量110万千瓦。主要分布杂谷脑河干流和18条支沟,有40个电源点。已建各类大小电站(不含村级小电站)12座,装机26.9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4.5%。在建电站13个,总装机63.02千瓦。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理县拥有林地面积12.5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216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云杉、铁杉、松木、桦木、柏树、青杠,森林分布在米亚罗、大小沟、梭罗沟、上下孟四个主要林区。有野生种子植物4500种。境内盛产各种天然药材,如:虫草、贝母、天麻、黄芪、羌活、当归等。

动物资源

理县内有野生动物2004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林麝马麝、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豹、雪豹、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黑熊、小熊猫、大灵猫等1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绿尾虹雉、雉鹑、斑尾榛鸡、黑颈鹤、金雕;二级保护鸟类20种,有鸳鸯、血雉、藏马鸡高山秃鹫等。

矿产资源

理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18种,包括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资源11种。金属矿产有岩金、铍、锡、钼、铜、铅、锌,非金属矿产有冶金用石英岩、矿泉水、温泉、水泥用灰岩、饰面石材大理石、钾长石、辉绿石、石榴石、水晶、建筑用砂岩、榍石砂矿。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岩金、冶金用石英岩、饰面石材大理石、石榴石、建筑用砂等。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理县常住人口为36926人。

截至2023年末,理县常住人口3.59万人,城镇化率40.95%。全县公安总户数14650户,全县公安户籍人口42130人,其中:男性21385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20745人,占总人口的49.3%;城镇人口10306人,占总人口的24.5%,乡村人口31824人,占总人口的75.5%;藏族22702人,占总人口的53.9%,羌族14204人,占总人口的33.7%,汉族4967人,占总人口的11.8%,回族177人,其他民族80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9万人,城镇化率40.95%。

2023年,理县出生223人,出生率6.08‰,死亡304人,死亡率8.29‰,人口自然增长率-2.21‰,符合政策生育率100‰。

民族构成

理县属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区,是典型的资源大县﹑人口小县,其中,藏族占48%、羌族占32%、汉族占19.5%,其他民族占0.5%。

经济

综述

2019年,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7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了3.4%。

2023年,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89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024万元,增长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935万元,增长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3%,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938万元,增长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0%,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2023年人均GDP达97051元,同比增长5.1%。

第一产业

2023年,理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890.8万元,同比增长6.29%。其中:农业产值50845.9万元,增长1.23%;林业产值5542.5万元,增长72%;畜牧业产值17526.4万元,下降1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76万元,增长4.8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0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4831.3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800亩;粮食总产量7981.1吨;蔬菜总产量106598.3吨;水果总产量14528.48吨,肉类总产量3218.42吨,其中:牛肉1222.9吨,羊肉89.08吨,猪肉1786.96吨,禽肉94.85吨;牛出栏10195头,增长7.5%;牛存栏36128头,下降14.25%;猪出栏25000头,增长8.69%,猪存栏24445头,增长7.08%;羊出栏5770只,下降5.31%,羊存栏8263只,下降41%;禽存栏65597只,奶类产量131.7吨,增长3.7%。

第二产业

2023年,理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含园区7.8%)。主要产品产量:累计发电396906.7万千瓦时;工业硅31274吨;高氯酸钾16497.9吨;氯酸钠9081.3吨;高氯酸钠18739.3吨。

2023年,理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77994.3万元,同比上升9.11%;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70182.6万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利税总额17216.9万元,同比增长15.38,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5.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理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中在统计库存中的企业26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87亿元,同比下降14.3%。

第三产业

2023年,理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0.3亿元,增长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4亿元,增长4.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29%;金融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1%;房地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5.2%。

2023年,理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实现营业收入22519.6万元,比上年增长97.7%。

2023年,理县接待游客545.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94亿元,分别增长25.1%和27.6%。

2023年,理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53.3万元,增长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9004.6万元,下降2.8%,乡村实现零售额35348.7万元,增长20.4%。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批发业688.9万元,增长4.7%,零售业33808.4万元,下降5.6%,住宿业2935.7万元,增长17%,餐饮业36920.3万元,增长21.1%。

截至2023年末,理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各项贷款余额27.2亿元,比上年下降1.8%。

交通运输

综述

理县是藏羌走廊上的交通要点,成都—噶尔公路(G317线)贯穿理县全境,县城距离省会成都202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3公里。理县构建了“南连小金、北接黑水、西通马尔康、东达汶川”的二纵二横交通骨架网络,“两轴三支一环线”初具雏形。

2023年货运周转量24994.63万吨千米,较同期增长5.25%。客运周转量2157.08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24.25%。

公路

截至2023年末,理县二级路成都—噶尔公路(G317线)133.548千米、三级路21.055千米、四级路650.651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理县有旅游客运站1个,班线客运车25辆,定制客运车12辆;出租车公司1个,出租车38辆;毕棚沟观光车公司1个,观光车117辆;城市公交车公司1个,公交车2辆;农村客运公司1个,农村客运车45辆。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理县共有普通中学2所,其中:高完中1所,普通初中2所,教职工207人,专任教师203人,在校生1192人(含高中384人);小学校6所,在校生1871人,教职工316人,专任教师30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12所(含附属幼儿园及村幼),在校学生93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理县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1个,博物馆1个,新华书店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书籍总藏3.8万余册,有广播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2621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和90%。

医疗卫生

2023年,理县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3个,其中:医院2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所,卫生院11所,村卫生室6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个体诊所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93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75人(其中村医79人,个体诊所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人,注册护士137人,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36.69%。(其中县级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50.95%,乡镇5.48%),本地患者县内就诊率达87.39%以上。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档案建档率100%。

社会保障

2023年,理县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239人,输转劳动力7160人,实现劳务收入2.64亿元。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基金,兑现各类优抚资金380.44万元(各类优抚资金包含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大学生入伍奖励金、立功受奖奖励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基金)。

2023年,理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3978人,共征收养老保险费15133万元,支付养老金18726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138人,征收养老保险费6644万元,按时足额为3568名企保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9378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49人,征收养老保险费8489万元,为1223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934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6189人,共征缴养老保险费411.14万元,支付养老金914.51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080人,征收工伤保险费222万元。及时为发生工伤事故的职工及近亲属支付工伤保险各项费用393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043人,征缴失业保险费430.95万元,为5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62.23万元,代缴医保20.82万元,为35家企业发放稳岗补助45.07万元。

2023年,理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38872人,其中: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8433人,其中在职职工6308人,退休职工212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30439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302人。2023年我县征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8056.96万元,(征收城乡居民个人缴纳部分及县本级财政补助基金1154.48万元)。

2023年,理县享受城镇低保的4638人次,发放城镇低保金204.54万元,享受农村低保5659人次,发放农村低保209.22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2585人,发放特困供养金291.61万元。享受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09人次,发放金额39.79万元。

人民生活

2023年,理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2%。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历史文化

民族风情

若木纽节

“若木纽”是“打平伙庆丰收”的意思,也叫“觉日若木纽”。其规模可大可小,可各寨单独举行,或联合举行。会期三至五日,活动的地方必须是在当地的主神山上。届时村民烧烟敬山神,同时还要举行赛马、跳锅庄、赏花等活动。节日期间,村民身着民族盛装、头饰和腰刀以示炫耀,如有路人经过要献哈达敬酒相迎,客人则回敬礼物。藏民称这个盛会叫农历五月的“仁古若木纽”,亦称“赏花节”。

花儿纳吉赛歌节

花儿纳吉,意为共同的欢乐。每年秋天农闲之时,理县羌区四里八乡的羌族人民汇聚在一起,以歌会友共同庆祝丰收,以增进情感的交流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赛歌节上,人们将会选出一名歌声最美、形象最佳的姑娘为花魁,同时还要进行美食品评、服装展示、物品交流等活动。

羌族莎朗

“莎朗”羌语的意思是又跳又舞,也称为羌族“锅庄”。羌人平时在火塘边聚会、接客、用餐,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羌人把这种围着火塘跳舞叫做跳“锅庄”。舞蹈动作粗犷雄健,脚上动作多,手上动作较少,小腿特别灵活,上身微倾,扭腰送胯,勾脚踢腿,异常的奔放热烈。参舞者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圆圈,边歌边舞,愿舞者随时可以加入。歌曲大都是世代流传的古老羌歌,全用羌语演唱,由慢到快,舞蹈也跟着变化。开始轻柔舒缓,动作也温柔舒张,到后面歌声激烈奔放,响遏行云,动作也就大开大合,豪迈粗犷。数十人同声歌唱,手舞脚踏,如置身于千军万马。

释比祭山

释比是羌族中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祭祀主持,释比祭山是古羌民族遗留至今的一大奇特的原始宗教文化现象。在祭山时,按照约定俗成的仪规,由释比带领村民唱颂先祖、民族英雄业迹的诗歌、传说,上山还愿祈福,祈求禳灾纳福、驱疫解厄。

藏族锅庄

理县的藏族锅庄主要分为“五屯”锅庄、“四土”锅庄两大类。“五屯”锅庄流行于木卡以上,朴头以下,包括杂谷脑、甘堡、朴头、上下孟5个乡和薛城镇的一部分。“四土”锅庄流行于古尔沟、夹壁、米亚罗3个乡(镇)。“五屯”锅庄分为喜事和忧事两大类。在喜事锅庄中又分为礼仪锅庄、自娱锅庄、儿童锅庄、接亲锅庄四大类。忧事锅庄则无分类。“四土”锅庄分为大锅庄、小锅庄两大类。“五屯”地区的人大多居住在高山深谷,生活习俗与汉族高山地区及羌族部分地区相近。更由于常年生活在山地,其舞蹈动作下蹲,转体多,手上动作少而小,还有大量的弓下背动作。舞风比草地、四土地区的显得细腻,委婉。“四土”地区因接近草地,舞风就较粗犷、开放、热情洋溢。小锅庄的动作多舒展、激烈、欢快,大锅庄的动作则庄重、威严有力。

宗教信仰

理县米亚罗、夹壁、沙坝、杂谷脑、甘堡、上孟、下孟各乡镇的藏民信仰的藏传佛教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理县杂谷脑和下孟乡的藏民信奉黄教,米亚罗地区和上孟乡的藏民信奉红教羌族的宗教。羌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巫术信仰,羌族巫师释比(端公),羌族称为“许”,称白石为“俄许”,“释比”是勾通羌人与神灵的媒介。羌族还信仰白石神,家家户户屋顶都供奉一尊白石。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3月,理县有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4A级景区(甘堡藏寨-桃坪羌寨旅游景区、毕棚沟旅游景区、鹧鸪山自然公园旅游景区)、7个3A级景区(丘地-大沟景区、米亚罗嘉绒风情景区、孟屯河谷景区、和美官田景区、嘉绒古堡景区、汶山石纽山禹迹景区、蒲溪云上休溪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理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6月29日,理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6月30日,理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理县入选“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名单”。

2021年8月,理县被确立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1月22日,理县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公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