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11:52

脉(拼音:mài、mò)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早形体为《说文解字》所收籀文。“脉”字由表示水流的“永”和表示人体的“月(肉)”构成,本义指人体中的血管,字由本义引申指“脉搏”的简称,如:号脉;又指像血管连贯分布而成系统。以上义读mài。“脉”又读mò,用于“脉脉”,形容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

字源解说

现发现的最早的“脉”字是在《说文解字》的籀文中,隶定后写作“衇”(图1),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兼会意字。左边是“𠂢”(“”的初文),右边是“”。甲骨文的“𠂢”字与“”字同形,是“永”字的反写。这一字形有游泳、水流和荡漾三种含义,它也表示水流的分支。而人体内的血管如同河流中许多支流,所以“衇”字用“𠂢”字作声符并会意。这两个字形组合在一起,指“人体中的血管”。后来这个字出现了较多异体。《说文》小篆(图2)将“𠂢”与“血”两个部件对调,隶定后写作“𧖴”。还有一种字形,将“𠂢”反写作“永”,左部为“血”,隶变后的楷书写作“䘑”。《说文》或体(图3)左边写作“月(肉)”旁,表示跟人的肌体血肉有关。右边是“𠂢”字,隶定后写作“脉(脈)”。后来将“𠂢”反写作“永”,写作“脉”。汉字简化时“脉(脈)”“衇”“𧖴”“䘑”均作为异体字被淘汰。“脉”成为楷书的规范字。

详细解释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十一】【𠂢部】莫获切(mài)

(脈)血理分衺(邪)行①体者。从𠂢从血。

脉,𧖴或从肉。

衇,籀文。

【注释】①衺行:徐灝《说文段注笺》:“衺犹分也。裂行体中,谓血流筹於(于)体中也。”按:“衺行体”是“分理”的后置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说文解字注

“血理分衺行体中者”注:理分犹分理。序曰: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衺行体中,而大候在寸口,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也。

“从𠂢,从血”注:会意。不入血部者,重𠂢也,𠂢亦声。莫获切。十六部。

“衇,籀文”注:左血左𠂢。

广韵

莫获切,入麦明 ‖派声锡部(mài)

𧖴,《说文》曰:“血理之分衺行体者。”又作脉。经典亦作脉。《周礼》曰:“以咸养脉。”《释名》曰:“脉,幕也。幕络一体也。”

【校释】衺:原作“衷”,据元泰定本、四库全书原本及《说文》改。《说文》无“之”字。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脉;部外笔画:6

《正字通》:俗脈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今从永者,误也。永,古咏字。反永为。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也。

【未集下】【肉部】 脈;部外笔画:6

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音麦。《说文》:血理分衺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脈,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脈偾兴。注:血脈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汤血脈,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脈,经落,骨髓阴阳表里。

又地脈。《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脈。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