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门

更新时间:2023-11-11 16:09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西便门与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起名时叫“偏门”。后来叫乱了,又成了“便门”。

修建目的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西端修建了西便门。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

名称由来

关于西便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1、便门,一是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简便,不是大兴土木。

2、西便门偏居北京城的西侧,并且是内城和外城结合部位。因此,这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别称“西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西偏门”读作“西便门”了。

建筑历史

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骑兵数次南侵,加之城外关厢居民日渐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后因财力不济,只修了环抱南郊的一段,设永定门等5门,使京师城垣呈“凸”字型。后与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内城连接处附近各辟一朝北的城门,规制较简陋,门楼通高仅11米,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嘉靖四十三年补修外城及其7门,西便门增筑径长31米的半圆形瓮城,加固其东侧内外城连接处的城墙垛口,疏浚城门外的护城河道,同时在城门以东修筑一座3孔水门,使玉泉山在附近顺利分流注入通惠河。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筑宽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楼。1949年后城楼被拆除。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铁时将附近城墙拆除。1988年市政府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予以整修,在于外城相接处修复城楼,共用新制城砖13万块,同时保留7处断面遗迹,即“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并立碑以示纪念,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修建环线地铁,拆除附近的部分城墙。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并在外城相接原址复建了“八瞪眼”箭楼,保留了7处断面遗迹。和东便门遗址不同的是,在西便门遗址修复过程中没有收集旧城砖,而是使用新城砖修复城楼,所以西便门遗址看起来远比东便门遗址整齐的多。西便门城楼遗址位于西二环路南段,驾车行驶于二环路上就可以看到城楼和城墙。

建筑规模

城楼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较为频繁,北京日渐富庶,内城外的居民日渐增多,因此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但因低估了建筑规模,受财力限制,仅修建了南郊一段,外城城墙东西两端与内城城墙相连接处附近修有两座朝北向的城门,分别就是东便门和西便门。初建规模很小,嘉靖四十三年扩建城楼、增修半圆形瓮城,清代在瓮城之上加修了箭楼。

西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1.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连城台通高10.5米。现西便门位置辽代在南京城北端,金代在中都城北端通玄门东南,元代在大都城西南角郊外。门楼通高仅11米。

但是很遗憾,该图片远非西便门。

演化地名

西便门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西便门外大街交会处及西便门东街与广安门北滨河路附近。北属西城区辖界,南属宣武区辖界。西便门外大街原为金中都通玄门通往居庸关之要道,明清时为西便门外官道,明代称礼神街(部分),清代称光恒街,1949年后改今名,两侧多为解放后修建的住宅楼。西便门外大街形成于70年代初,1987年正式命名。广安门北滨河路原称广安门北河沿,1965年定现名。西便门城墙遗迹东侧今为西便门桥,为总长409米的大型定向型全互通式立交桥,1992年竣工。位于西城区西南部。明、清时京师外城七门之一。明初修建北京城,仍在西南郊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