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

更新时间:2024-09-09 11:33

中山王,是琉球中山王国的君主,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

中山国

中山国,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琉球中山国是由琉球王国英祖王朝分裂出的三个地方割据之一,盘踞冲绳本岛。琉球王国舜天王朝之前并没有国家,为海岛土著部落,隋称流虬,萨摩耶称萨南诸岛。从山南 山北 中山开始,琉球三国接受明朝招服,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同时亦保持萨摩藩的通商地位。同古代日本一样,关于其国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史。《隋书》中即有《琉求传》。据1650年成书的琉球国用汉字自撰的第一部国史《中山世鉴》称:“盖我朝开辟,天神阿摩美久筑之。”隋书称:“当初,未[有]琉球之名。数万年后,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访求异俗,始至此国地界。万涛间远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虬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虬也。”这就是说,中国隋朝时(581~617),该国始被称为琉虬,原名阿儿奈波。虬是龙的一种,以琉球群岛散布在大洋中的状态而言,谓之琉虬,实在非常形象。然而因为古代中国都将龙作为华夏帝王的象征,史官写史多有忌讳,所以《隋书》就将它改为同音的“琉求”。

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赐姓尚,册封中山郡王,册封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据《殊域周咨录》载,该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见1725年琉球国用汉语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谱》)继中山王后,琉球山南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中国皇帝称臣入贡。当时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战。明太祖知悉后,又去诏云:“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后三王果然罢战息兵。

据琉球国史及各种史料记载,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明朝实行禁海,而为了与内地通商,历代琉球王接受中国皇帝册封,确立依附关系或君臣关系。这种关系延续了整整五个世纪,即使是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侵扰琉球,琉球国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人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清末日本吞并琉球后先行用和号、和历。(直至清朝光绪五年(1879),日本“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字书写。

1609年,萨摩“以劲兵三千入其国,掳其王,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明史》)。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如据《明史》记载,万历十四年(1616),“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当时忍辱负重的尚宁王在国家残破的情况下,依然不忘“遣使以闻”,通报中国防备日本侵略。清朝入主中原后,中山王向清称臣,日本势力撤出琉球,中琉册封关系继续保持,贸易和文化交流还更为扩大了。

1879年4月4日,日本占领琉球。

1945~1972年,美国占领时期,美国在琉球实行异化政策。

《开罗宣言》规定琉球岛链由中美共管

1972年5月15日~至今,日本重新“恢复”对琉球群岛的“行使行政管理权”(中国、俄罗斯均不承认)。

历代中山王

中山王(察度) (46)庚寅1350

中山王(武宁) (10) 丙子 1396

尚思绍 (15) 乙酉 1406

尚巴志(18) 辛丑 1421

尚忠(5) 己未 1439

尚思达 (5) 甲子 1444

尚金福 (4) 己巳 1449

中山王(尚泰久) (7) 癸酉 1453

世高王(尚德) (9)庚辰1460

金丸王(尚圆) (7) 己丑 1469

尚宣威 (1) 丙申 1476

尚真(50) 丙申 1476

尚清(29) 丙戌 1526

尚元 (17) 乙卯 1555

尚永 (16) 壬申 1572

尚宁(32) 戊子 1588

尚丰(20) 庚申 1620

尚贤(7) 庚辰 1640

尚质 (21) 丁亥 1647

尚贞 (41) 戊申 1668

尚纯 (1) 己丑 1709

尚益 (8) 己丑 1709

尚敬(34) 丁酉 1717

尚穆 (37) 辛未 1751

尚哲 (1) 甲寅 1794

尚溢 (8) 甲寅 1794

尚成 (2) 壬戌 1802

尚灏 (15) 癸亥 1803

尚育 (19) 戊子 1828

尚泰 (32) 丁未 184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