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检测

更新时间:2023-02-10 13:07

荧光检测是一种自然发光反应,通过荧光素酶ATP进行反应,可检测人体细胞、细菌、霉菌、食物残渣,在15秒钟内得到反应结果。光照度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测量,并以数字形式予以表示,在1975年首先被应用到食品工业中,在1985年在化妆品制造业中得到应用。

主要缺点

荧光检测的主要缺点在于只有少数化合物产生荧光。大多数的分子不发荧光,但含有可衍生的官能团用于合成能发荧光的衍生物,例如,邻苯二甲醛是一种常用荧光基团用于柱后衍生氨基酸。虽然荧光检测很灵敏,但对于常见的样品分析来说不需要如此高的灵敏度。因为ELSD的响应不依赖于荧光基团,所以不需要衍生,因此大大降低了样品预处理和分析时间。

基本特点

荧光定量:采用国际主流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迅速提升技术水平。

结果稳定:检测结果CV值与进口全自动PCR仪接近,具有自检功能,避免错误数据的输出。

封闭操作:全部检测过程均为闭管操作,于反应管处检测荧光,有效防止污染,解决PCR技术中最棘手之难题。

准确定量:满足临床对量化的需求,定量范围宽,可涵盖大部分病原微生物,自动曲线拟合

灵敏度高:利用光谱信号灵敏性的优势,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

安全:全程无毒检测。

操作简便:省去后处理的烦琐过程。

直接打印:直接打印结果,无须记录大量数据。

升级版:FS1000有与电脑连接的数传输口,可以连接电脑,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先进分析软件,全面分析实验数据。(电脑和打印机选配件)

故障率低:维护非常简单。

节约资源:可利用现用PCR扩增仪,最大限度节约资源。

使用方法

流式

优点是速度快,非常适合做大数量统计,且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完全不用担心荧光淬灭的问题。缺点是只能检测荧光的有无、强度大小,无法提供空间定位信息,无法做荧光定位变化的实验;由于样品只被检测一次,因此无法对同一个样品进行连续观察。例如,做膜蛋白定位时会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用流式可以检测出信号,但是用显微镜却看不到东西,排除仪器和滤光片选择问题,很可能是核的自发荧光或非特异标记造成流式的假阳性结果

荧光显微镜

刚好与流式互补,可很好地进行空间观察,判断目标蛋白的定位,但是不适合做大流量检测,估计没人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不同倍率的物镜选择,可以使用高倍物镜精细结构,或用小倍率物镜做少量统计。与之搭配的CCD和软件,是系统能否发挥性能的关键。尤其是CCD,从那么多商品里选一款合适的不容易,需要了解很多知识否则只能听别人忽悠。

共聚焦

荧光显微镜的升级产品,具有很好的光学层切效果,能得到很好三维定位信息。但是,如果使用共聚焦的目的仅仅是为你的样品拍一张靓照,取得一张好看的图片,就让人觉得可惜了。共聚焦基本都是全自动系统,可随意定义照明区域、选择多个荧光通路和设定定时取图,所以,做Time-laps、FRAPFRET有其独到的优势。另外,4Pi和STED又是其中的极品,具有超高的空间分辨率,只是使用不方便,未必适合做生物实验

全内反射

荧光显微镜的另一种升级产品,属于近场光学范畴,只适合且最适合做膜研究,无法看到胞内信息。也是用CCD成像,但是对CCD的要求更高——个人甚至觉得对CCD的要求是没有上限的。

双光子

另一种共聚焦,因使用长波激发荧光,故能做深层检测(突破共聚焦的100微米极限),最典型的应用是观察活体脑组织巨贵无比,国内没有几台,能用上的人不多——就不说了。

高内涵药筛系统

流式和显微镜的杂合体,使用电动载物台,可以自动地按预定程序完成实验,可做大流量检测(虽然速度慢点),而且有成像能力,可以判断定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